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AI教程资讯 正文

人工智能课程进课表,校园打造智能学习空间,这些学校让AI全面赋能学生成长

来源:互联网 发布时间:2025-04-17
让AI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。人工智能课程进课表,校园打造智能学习空间,这些学校让AI全面赋能学生成长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学生参与人工智能课程。

在张江高科实验小学,一个智慧教育生态圈正悄然成型:课堂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主阵地。人工智能将走进科学、道德与法治、艺术等学科,探索不同学科与技术的融合路径,形成可推广的模式与案例。

这学期,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多类AI主题体验活动轮番推出:“走进AI”普及体验、“大手牵小手·AI+医疗”科普日、AI游园会等,让学生一进校园就感受到AI的魅力。从本学期起,AI课程“走”进了课程表:学校在四年级和七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,并配备专用创新实验室和设备。除了普及课程,学校还构建了三层人工智能课程体系,通过普及类、兴趣类和志趣类课程,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。普及类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;兴趣类课程面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,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,提高AI技能和应用能力;志趣类课程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和社会责任感。

学校不仅打造了一间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,还充分利用校园公共大空间创建了很多开放式的AI学习体验空间。这些空间为每位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索的机会,形成“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”的泛在学习环境。如今,学校已初步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,进一步推动AI课程在中小学的应用。

【打造智能学习空间】

上学期,卢湾高级中学的“数智学谷”课堂里,一场主题为“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——以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为例”的探究学习活动,让思政课迸发“新能量”。

“数智学谷”是卢湾高级中学全新构建的以AI技术为驱动的高中生自主学习生态。学校将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引擎,通过技术引领,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、创造、创业、实践的学习环境,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、需求和能力进行深度学习。“创造性学习+创业式实践”、“大社区+小部落”的学习方式和组织形式,不仅促进学生的知识获取,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。

这几年,学校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覆盖教学楼三个楼层:人工智能创新孵化实验室、机甲大师实验室、无人驾驶实验室、无人机实验室、智能足球机器人实验室、智能篮球机器人实验室、智能救援实验室、无人快递实验室、元宇宙……让学生感受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场景,对AI产生亲近感。

除了空间的打造,学校构建了基于AI的研究学习平台,开发了18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包,引导老师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各个学科中,围绕“体验、实践、创新”三个层次、“基础、学科、城市、审美、情感、创意”六大领域,全面创设人工智能+跨学科融合课程群,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,做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准备。

人工智能课程进课表,校园打造智能学习空间,这些学校让AI全面赋能学生成长学生参观位育中学芯片教育学习体验中心。

作为“芯片教育”特色课程学校,位育中学建成了“芯动位育”芯片教育学习体验中心。新学年,学校的“芯”路还将继续延展,AI天文台即将为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提供研究平台,学校的智慧校园项目也将全方位地支撑学生自主发展,为学生创造更智能、更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。四年来,学校多年级分层开设通识普及课程、兴趣选修课程、探究专项课程和线上互动慕课,打造四级课程图谱,关注科学精神、家国情怀的融合发展,让“芯苗”茁壮成长。人工智能教室还会开放比较器芯片控制舵机电路设备、电动纸飞机设计放飞、人工智能鉴别植物标本等学习项目,这些项目将面向区域内高中、初中学校,让更多学生通过微课程体验来认识芯片、了解芯片、走近芯片。“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努力,希望青年学子们成长为对国家、对社会有用的科技人才。”位育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王亦群说。

【培养面向未来的学子】

新学期,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的课堂上迎来更多人工智能元素。在七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地方课程,全体学生在六年级Python编程学习的基础上,通过更加科学地理论学习与实践,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,并通过“小科智慧生态园”等项目研究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。除此之外,学校还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AIGC绘本创作等校本课程,利用AI工具,让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跃然纸上。在提升课程中,学生们通过ai机器人项目等科技社团活动,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,激发创新潜能。这所自带科学基因的学校,通过构建“普及、选修、提升”三个层级的课程体系,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。

如何培养具备智能时代胜任力的教师?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自如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学校将人工智能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师专业培训科目中,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支持,邀请各院所专家大咖来学校开展系列专题培训。学校还将成立“中科数智中心”,汇集校内外教师、专家,深度融合数智化技术与教育教学,最终反馈到课堂上,让学生们受益。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夏红梅说:“在AI大潮中,我们既是积极的参与者,也是勇敢的创新者,培养不断学习、不断探索的未来学子。”

近年来,上海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式,以中小学信息科技、通用技术等课程为主要依托,丰富教育教学资源,搭建新型学习空间,扩大人工智能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,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。

相关信息
  • 人工智能课程进课表,校园打造智能学习空间,这些学校让AI全面赋能学生成长 让AI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伙伴。 “人工智能特别神奇,如果把人工智能和画画结合在一起,我的画作是不是更加出彩?”……新学期,虹口区曲阳第四小学的AI第一课上,孩子们跟着老师体验“AI在身边”。学校对低年

    AI教程资讯 04-17

  • 脉脉林凡:现阶段AI无法马上帮公司节省一半人力成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(记者程子姣)9月23日,脉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林凡表示,企业要根据“规模、场景、技术”三个原则来衡量AI(人工智能)应用落地的难度,并划分了3个难度层级,相应的投入门槛分别为100万、1000万

    AI教程资讯 04-17

  • AI改变物理世界:寻找落地产业的那把钥匙 烈日和暴雨的交替中,9月19日,2024年云栖大会如期而至,新主题“云启智跃,产业蝶变”也更多聚焦AI在产业端的影响。 在本届云栖大会现场,不少云计算业内人士将当下的AI,类比成1996年的互联网。有云计算厂商高管

    AI教程资讯 04-17